第22节(2/2)
作品:《第二种可能》
!"
台下的士兵同样一口饮尽了手中的酒,举起手中□□,高呼道,
"王上万年!魏国万年!"
"王上万年!魏国万年!"
出征的号角吹起,将士们的队伍黑压压一片,如同一条长龙渐渐消失在远方。
直到最后一排士兵的身影也望不见,
站在城墙上的祁让才缓缓收回了视线,夕阳映在身后,透出一股沉寂悲凉。
元封三年的年宴过的十分低调,因战争的原因,宫中的吃穿用度均缩了大半,大年三十也是如此。
祁让注意到下首左侧的一个桌案上,一个约莫六七岁的男童正孤零零的自己坐了一桌。
按魏国的礼节来讲,武左文右,左侧正应是出了征的哪位将军的子女。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魏国连年征战,将领们也都常年不能回京,甚至更多的,是留在沙场,再无还乡的机会。
祁让向李言招了招手,看着那个男孩问道,
"那是哪位将军的孩子?"
李言压低了声音,
"回王上,是上将军的独子,祁濯"
祁让有些怔忡,然后向下招了招手
"濯儿,到王叔身边来。"
殿内的视线瞬间聚焦到了那个男孩的身上,男孩的脸上露出一丝惶恐,却很快的被掩盖下去,进退有度的走到祁让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叩礼,
"臣侄见过王叔,恭贺王叔新春大吉,万事如意。"
男孩的脸上有些婴儿肥,白白嫩嫩的带着尚未褪去的稚气,此时一本正经的说着贺词,反倒有些好笑。
祁让眼中闪过笑意,心情颇好的逗弄着他,
"你的奶娘怎么不在身边?"
祁连的夫人难产而死他是知道的,但其长子年龄还小,身边正常该跟着个奶娘照顾才是。
男孩又伏下了身,
"奶娘乱议国事,前几日已被臣侄下令杖毙。"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祁让也收起了眼底的笑意,问道,
"哦?如何乱议国事?"
男孩抬起头,看着祁让,目光灼灼,
"她说如今连魏宫都缩减了用度,必是前方战事不利,父亲未必能活着回来。"
"诅咒国家战事不利,是为不忠;诅咒自家主人身死,是为不义。奶娘如同半个娘亲,臣侄却下令杖毙,是为不孝。臣侄请王叔降罪。"
孩童稚嫩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的落在殿内,哗然声不知何时已经消失。
祁让看着男孩眼中含着惶恐却一脸倔强的表情,突然来了兴趣,对着殿下
第22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