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2)
作品:《北方之森》
to北上:要死今天好不容易有点时间爬上来……谢谢gn一直追……其实这里借鉴1984的设定嗯。
to萌汉药:谢谢夸奖~因为不是热门题材也没办法【摊手】而且这文好像也不算正常的耽美吧……其实本来它应该是一个硬盘文的,只是因为灵感来得突然,觉得不写出来可惜了【如果不发就没有动力是怎么回事】另外心中对边缘荒凉系有很深执念话说,明天就要搬到一个无网无娱乐的地方去了呢,以后一周一次……只能这样……
第九章
我留在城里修订了八年辞典,我曾惊异于形容词之匮乏,想要增添一些,却被使用这种语言的第三代人类阻止。工作内容的规定是,把修改过的条目张贴在城里,一则是方便人学习,二则是接受全民的表决,在这八年里,有关情绪的形容词几乎全被否决了,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理解它们是什么意思。
这些复杂微妙的形容词,有时候是动词(比如“爱”)被我单独记在一本笔记本里。笔记本是林赛.路德维希送我的,他从大峡谷回来后,就来翻翻这些词汇,长时间凝视着它们。我后来告诉他那是我的母语,我来自另一个世界,他没有表现出惊奇,而是微微有所触动。
他说,希望在他的弥留之际,能有我在身旁。
现在是夜晚时分,林赛.路德维希闭上眼睛低声哽咽,他不愿意死,这点倒和他看得开的同胞不大一样。这个世界的人们也信神,但他们既没有道德准则,也没有不可告人的 y_u 望,信神的目的就不大一样了。对他们来说,神是一种手持拨浪鼓的生物,世界就是它们手中的拨浪鼓。生和死是鼓的两面,人死后,就在另一面的世界开始新生活,然后等待再次死亡,回到这边来,循环往复,难以挣脱。而一旦神停止了摇动,时间就凝止、被拉长,直至永恒。
我想林赛.路德维希怕的就是这种永恒。
“那北极又是什么地方?”我无意识地问。
“是鼓边,”他回答,“所以我们才去北极。”
林赛和伊瑟.亚瑟相处的十余年,正是两人生命中被称为黄金时期的阶段,他们寿命很长,更何况一年相当于我那边的两年。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关系,不前进一步,这种逻辑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看来是很奇怪的,因为这儿的人一向是想到就做,而且他们两人各自的经验也不会少,为什么偏要克制自己,真让人不能理解。作为一名在北极的旅馆主人,伊瑟.亚瑟如果是女 xi_ng ,早就有不知多少孩子了。现在他应该也有,只是没法证实罢了。
伊瑟.亚瑟对 xi_ng 的乐趣并不热衷,这是林赛的看法。
他一直是独自待在那片广寂的森林里,有人认为,他什么也不在乎。他不肯穿过森林,因为他懒得这么做。但林赛知道不是因为这个。
“城市里有甜草根吗?”
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句话。
“这里需要一个人。”
旅馆主人垂下头,眼睫毛微微颤动,看似柔弱,实则只是掩盖了他孤僻的神色。伊瑟.亚瑟的口音很奇怪,他也不愿改,可能因为话说得太少了,发音器官几乎不起作用。那天林赛.路德维希在楼梯脚下终于结束了那个吻,虽然他感到浑身燥热难耐、 ch_ao 湿不已,但他没有妄动,而是向旅馆主人提出了带他穿过森林的请求。
简直就是求婚,如果不是没有“婚姻”一说的话。
我一直认为,提出带一个人穿过森林的请求,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誓言了。更何况林赛的保证是那样恳切。但伊瑟.亚瑟眼睛都不眨就拒绝了林赛,他说那片森林需要一个人。林赛理解他在等什么,他在等一个接班人。伊瑟.亚瑟不是女人,不然他可以像他母亲一样,生一个孩子,然后自己头也不回地收拾好行李独自穿过森林,离开这更加难耐的孤寂。
北极不能没有旅馆,旅馆不能没有主人。
他选择等待,接着等下去,每年去看望旅馆主人,看上那么可怜的四次。每次从令人疲倦的密林里出来,一看见伊瑟.亚瑟 yi-n 沉的表情,他就浑身振奋,好像重生了一般。在那一个星期里,他殷勤到了极点,几乎包揽了一切杂活,待人亲切又体贴,令队员们莫名其妙。而一到进入北极,他就又恢复成了那个不近人情的严苛领队。
我们的旅馆主人,伊瑟.亚瑟也没有拒绝回应他的感情,后来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那种关系。
第十章
“这里需要一个人。”
第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