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2)
作品:《失踪的宝贝》
地一声,锁自动弹开。康栎威紧紧握着把手,又等了很久才真正按下。
和梦里一样,保险箱里放着案宗,和梦里不一样,案宗的数量减少到三份,还有一个文件夹,是一份由头儿署名签字的附带心理分析报告的论文。里面被举例分析的人没有使用真名,而是一个大写字母l代替。
那三份案宗,分别属于地窖里的三具尸体,康栎威没有记错第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他已经死了。这三起案子都不属于康栎威,非常简单的案件,破案时间很短,一天,三天和一周。康栎威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尸体会出现在这里。第三个人明明已经注明死亡五年多,老先生却还听到了他的遗言。
同一类型的案件,凶手被宽大处理,从轻审判,没有被指控故意杀人,因为死者生前长期虐待他们。两起家庭暴力,一起家庭冷暴力,一样的模式。长期遭受虐待,最后精神崩溃,无法承受,杀了对方。
那篇论文,只是头儿一直想启动的犯罪心理学实际介入案件调查项目中的一份,而附带的心理分析报告是对这个论文里最主要观点的专业支持。由于国内犯罪心理学发展的落后,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模式,依旧在借鉴西方犯罪心理学的经验。而西方犯罪心理学最主要包含行为学和精神分析学,而精神分析学上影响最广被引用最多的人就是弗洛伊德。童年生活经历会影响一个人人格的形成,稳定和发展,会塑造一套他行为的固定模式。一个人将来生活的不幸,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经验里找到原因。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在被虐待的环境里长大,很容易造成他人格的扭曲,无法正常地释放自己的感情。
“我觉得这些都是借口,现在犯的错误,从童年去找源头。而一个小孩子,他知道什么?最后还要归罪于他的父母亲,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不是每个这样长大的孩子都会变成罪犯,根本就是借口。”
头儿的那个项目,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康栎威还是喜欢原来的破案方式,只是偶尔会和头儿聊到。康栎威知道这篇论文,是因为他曾经当着头儿的面评判过它,甚至可以说是全面否决过。
“所以如果我从小就是被老爸用棍子打大的,那么我将来是不是一个不开心,就会对别人挥棒子?”
那次讨论其实非常激烈,康栎威不记得是怎么结束的,可能是一个新的案子把他从头儿家里叫走了。
“我不在乎那个人为什么犯罪,我想知道,是谁犯了罪,然后我把他扔进了监狱,然后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康栎威很多年都是那么想,而那么做的,尽管在某些案子结束时,他会一个人坐着想很久,想怎么样可以让那些悲剧不再其他人身上发生。这也是后来,虽然自己不认可,还是会去关注头儿那个项目的原因。
直到遇到林景楠,康栎威才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象地那么简单。
“有些人犯罪,不是因为他们仇恨对方,他们更多是仇恨自己。他们想要解脱,所以他们甚至在案发后都不会自己记得做过些什么。因为良心上,或者本愿中,他们并不想伤害对方。但是最后,对方的行为让他们无法再忍受,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他们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然后遗忘。”
“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并不是为了去认可他所做的那件事,而是让其他人,不要再重复。”
“我们并非生来就可以明辨是非,我们的是非对错观念都是后天的习得。如果你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你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并不是因为你真的邪恶,而是你没有学到什么是对的。”
“犯罪并不是个人问题,不是独立的现象,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连锁的现象。你的任务,是怎么把犯罪的人给抓住,还受害者公道。而我的任务,是怎么让犯罪越来越少的存在,保护潜在受害者。”
康栎威坐在地上,腿上摊着论文和附带的那三页分析报告,不停揉着自己胀痛的额头。头儿的话,头儿那个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好友的话,连着纸张上的字,轮番在康栎威头脑里打钻,弄得他一阵阵疼。
“景楠到底有没有杀人?”
“根据你查到的林景楠的背景资料,我可以百分之八十肯定地说,如果你查的都是真的,那么林景楠杀死傅文仲,或者还包括江毅的可能 xi_ng ,低于百分之十。如果他真的杀了他,或他们,那么你的这份背景资料就大有问题。我曾经按照你们头儿的要求,冒充一位商人去和林景楠洽谈过业务。他是一个非常善于伪装的人,这种伪装,到不是说你
第4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