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2)

作品:《(三国同人)信有时

    孕了,也不知道关心一下!”

    “母后。”曹昂略带几分撒娇的语气转过身来面对着太后,“宣室里你们都把儿子看的紧紧的,什么都不让做,儿子只好向外发展了,再说了,儿子不是不知道么。”

    “你啊!”丁太后面对这样的儿子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上前来恨恨的拧了拧儿子略微苍白的脸颊,“都是皇帝的人了,别老是让人担心。”

    “知道了。”曹昂微微的噘了噘嘴,“母后也回去休息着吧,阿宓这里有我呢。”

    丁太后叹了口气,“好了好了,老婆子这就回去,不碍着你们。”顿了顿,看见儿子故作委屈的表情,又忍不住轻笑出声,“你啊你,我知道你们男人的心,总是大的,可是别忘了阿宓总归是你的皇后才好。”

    “儿子知道了。”曹昂乖乖应下了。

    “要是真的有了可心的人,便带进宫来吧,皇后也不是不能容人的。整日在外面溜达,像个什么样子!”丁太后有几分埋怨的道。

    “母后说的什么话!”曹昂嗓子一噎,稍稍在心头模拟了一下郭嘉进宫的情形,一张俊脸立马扭曲了,决口否认道,“没有这回事!”

    太后似笑非笑的看了儿子一眼,“你说没有就没有吧。”顿了一下,又正色道,“进去看你的皇后吧,那里还有你的儿子呢!”

    曹昂讪笑着送走了丁太后,方才往内殿走去。早在踏进未央宫的时候,太医便已经详细报告了皇后的情况,无非是气血两虚郁结于内,然后一不小心动了胎气罢了。也说不上什么根治之类的,只能尽力休养就是了。

    进了内殿,甄宓因为服了药睡着了,曹昂陪着坐了片刻,到底心挂国事,很快就回了宣室。

    关于皇帝的进度问题

    “我要走了,”荀彧站在庭中,一手持着酒樽,一手把玩着伸到面前的玉兰花枝,有些漫不经心的道。

    庭中顿时静了下来,各人都保持着之前的姿势,好半天,才由崔琰打破了寂静,“文若何出此言?方今天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文若正当壮年,何来此急流勇退之心?”

    荀彧看了眼庭中其他张口 Y_u 言的人,摆摆手,“如今的大魏,俊采星集,不差我一个,况且陛下以科举制并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新人以不断出来,诸位不必为此担忧。我叔侄二人心意已决,此番以寿辰之名请两位过来,实是有要事相托。”

    郭嘉与崔琰对视一眼,拱手道:“文若请讲。”

    荀彧淡淡一笑,看着对面两人。说起来,他与郭嘉崔琰谈不上私交多好,只不过是郭嘉与他同出于颍川,又同在颍川书院求过学,勉强算是熟识罢了。至于崔琰,两人同为世家之后,之前也不过是听过对方名字而已,后来崔琰在许都养伤,因为对方乃一方名士,所以才有些往来,总的来说,几人之间属于君子之交那种,淡如水。不过,如今,大魏已经容不下他了,他能找的也只有这两个人了。

    “陛下处事,手段是尽有的,”荀彧缓缓而道,“生民百姓,陛下也是尽在心上的,只是为人方面,有时不免有失宽厚了些。”

    仰首喝了杯中酒,荀彧声音变得有些冷冽,“两位位列大魏公卿,乃陛下肱骨之臣,若有机会,当劝诫陛下,万万不可行郑庄公之事!”

    崔琰眼皮一跳,下意识的辩解道:“文若多心了,陛下素来仁厚,向来对诸王爱护有加,岂会行郑庄公之事。”

    荀彧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季珪爱护陛下之心拳拳,大善!只是,人君若有不当之处,还是尽力阻止的好!阿谀奉上,岂是君子之道?不然,陛下骤出两税法,季珪何解?”

    崔琰心头大惊,荀彧与他并为当今望族之中最出色的子弟,往日亦曾有不服之心,可是现在他方知道对方城府胜他远矣,仅凭一条鞭法的只言片语,便推出了陛下意在法外。

    郭嘉知道荀彧去意不可挡,如今的形式是皇帝有意削减士族力量,而荀氏乃中原士族之首,所以荀氏退出朝堂乃是必然。于是淡然道,“文若之意,我明白了。当日陛下曾有誓言,非破国祸家,不得罪诸王。至于其他,我会尽力劝解。”

    崔琰既知对方已经明了一条鞭法的秘密,便坦然道:“文若放心,琰虽不才,却也愿以此身阻让陛下行伤徳之事。”

    荀彧浅浅一笑,“有二位此言,我便放心了。”

    **********************************************************

    温


    第13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