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节(1/2)

作品:《[红楼]基建高手在红楼+番外

    妥善打理这些工作。因此林家管事就能独力处理所有货物上岸。

    林如海便带着林溶转往内河的客船小火轮,逆流沿西江而上,抵达桃源,大约只要两三天的时间。

    林溶乘坐了一回西江上的“小火轮”,别有一番感受。在那之后,他与父亲又换乘了齿轮小火车,一边欣赏著名景点青坊河大坝,一边抵达桃源。

    桃源现在已经不叫“桃源寨”了,直接升格为与武元县平级的行政单位,并且由京里的大人物“特辖”,成为了一个“直辖”单位。

    这座“直辖”的桃源城可不同凡响,它拥有独一无二的所有制形式——桃源的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是由整座城市的居民“共同”拥有的——这固然拜前一任主人贾放所赐,但新帝在登基之后,特许了桃源城以后世世代代由居民“共有”下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特区”。

    桃源城除了这一点特殊之外,另一个特殊之处,便是这里拥有全国最厉害的高等学府:潇湘书院。

    书院已经被拆分,小学与中学这两个负责基础教育的部分分别被命名为桃源小学与桃源中学,与武元县和永安州中其他的学校一样,每年招收适龄学生,同时也兼顾一部分成人教育工作。

    而潇湘书院本身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原本的医学院、理学院下又分出了十几个院系,招收天下才俊,与京中引领制度与理论研究的太学一南一北,堪能抗衡,再加上北方小园还有一座工学院,三座学院相互补充,一时瑜亮。

    但潇湘书院是当之无愧三家之首,甚至太学格物学院的山长桂遐学也直言不讳,说潇湘书院是他的“启蒙”之所。因此这座书院成了天下年轻人的向往之所,连林溶小小年纪,都一直巴望着义父能带他来桃源“见见世面”。

    但是林如海提醒林溶:“皇帝陛下亲临,桃源城里一定异常忙碌紧张,戒备森严。你到了城里,即便觉得哪里好玩,切记不可乱走乱说,免得出乱子。”

    林溶点点头,颇有些向往,回想了一下:“以前宪叔在的时候曾经在宪叔的园子里见过皇上一面的,算来也有好些年没见到了。”

    四年前皇帝陛下逊位,新皇登基。这位新皇执政有些不大一样,所有循规蹈矩的那些事务都交给各部官员去处理,他并不过问。

    而没有先例的国之要务则由大臣们先辩论——所谓“真理越辩越明”,等辩上十几个回合之后,利弊得失便大致摆在世人面前。最终皇帝陛下会做一个“象征 Xi_ng ”的决议,这个决议多半是臣子们自行辩论出的结果。

    当然一些重要、甚至是急切的决定还是由皇帝本人亲自来做,意见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皇帝也还是得出面安抚,寻求解决之道。即便新皇将朝中政务的格局加以调整,政治依旧存在。

    但这极大地解放了皇帝陛下本人的时间,让皇帝能够接着全国方兴未艾的交通建设大 Ch_ao ,到四处巡视,甚至将全国各地的商品推广到别处去。

    朝中臣子们对此本有些非议:他们觉得皇帝陛下现在已经不大像皇帝,更像是一个……吉祥物,离权力远远的,似乎权势烫手一样。

    但皇帝本人不觉得如何,甚至连已经退位的太上皇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臣子们动嘴皮子,那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既然天下和靖,臣子们也就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林如海带着林溶在当地找了住宿的地方先住下来,准备隔日去造访潇湘书院,却听说隔日皇帝陛下与宁亲王一道巡视潇湘书院,并且为新校舍剪彩。

    “宁亲王,你还有印象吗?”林如海问林溶。

    小朋友摇摇头,面露迷茫之色。

    “宁亲王是当今陛下的兄长,常年掌管兵事。听说他当年曾经在此地整顿军务。当年南安王反叛作乱,南夷象兵入侵,就是宁亲王亲自带兵给予的迎头痛击……”

    林如海一提英雄往事,林溶立即悠然神往,问:“这次我竟然还能见到宁亲王?”

    “岂止,”林如海拿出了两张蹴鞠联赛的球票,在手里扬了扬,道:“义父还买了球票,许是能看到宁亲王亲自下场蹴鞠——”

    桃源的蹴鞠比赛天下驰名,如今全国各处都有人蹴鞠 ,蹴鞠高手也比比皆是,但是只有桃源被誉为蹴鞠运动的“圣地”,蹴鞠选手到此就是来“朝圣”,球迷也乐于到此观战,能看到一场比赛就已经是三生有幸,更别提能看到宁亲王这样的大人物亲自下场蹴鞠了。

    “义父!”林溶一下子激动了,上前猛地抱住林如海。林如海虽然知道


    第47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