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1)
作品:《[钤光]罪己诏+番外》
大人借一步说话。”
陵光点头允了,公孙钤便起身随丞相出门,行走闲谈。
“近来诸事繁忙,我这老人家记 Xi_ng 不好,却仍爱操心,”丞相笑道,“有些事趁今日有空,还是和你交代一下。”
“还请丞相大人指教。”公孙钤随之谦道。
“我先问你,各国商会走动频繁,对此你可心中有数?”
“此事不假,只是如今四国间虽商事日盛,天枢骏马、天玑刀剑,在境外仍是千金难求,”公孙钤道,“若非商人想要囤积居奇,便是各国朝廷授意,仍互有防备。”
“防人之心不可无,”丞相点点头,“此事还需你探听周旋。”
“晚辈记下了。”
“你与各国重臣交好,不是坏事,只是朝上莫要据此理论。”丞相又提醒道,“王上信你,群臣听王令,不代表对此不做文章。”
“是,晚辈必不会让王上为难。”
“我知你做事稳重,”丞相拍拍他的上臂,“只是既要隐退,也忍不住啰嗦这么两句。”
“哪里,丞相大人教诲,晚辈不敢暂忘。”公孙钤退开半步,深鞠一躬。
丞相扶他起身。
“不必多礼,真要客气起来,老夫倒欠你一声谢。”他望一眼书房,夕照柔柔映门。
“老夫初见王上时,他还小。及至加冠, Xi_ng 子都仿如烈火。蓬勃有之,锋锐有之,却总让人担心扛不过狂风骤雨。
“如今却已如曦如曜,不似火,而是光。或许难免浮云蔽日,却终有云开光来。
“今后,可也要你费心相陪。”
7.
陵光在房中左右无事,把公孙钤用过的画笔涮洗归位,又另取一支蘸墨,写起字来。
他的确是没有公孙大人那样会说官话。
“吾年幼有激进顽劣时,皆得魏老循 Xi_ng 启蒙规劝。
“……先父崩逝,吾天璇初立,锋芒不敛,痛丧裘家将门,内外动荡之际,又得魏老安抚挽澜。
……魏老两朝效力,于天璇有忠臣贤相之义,于吾有如师如父之恩。”
此言只作得一封家信。陵光换了一张纸,枕着自己的左臂趴在桌上,又拿起笔。
把丞相夸完,也没剩下几个词可以让公孙钤捡漏。他呆了一阵,信手闲书起来。
自己在这里念过几日书,没有宫中父王的严厉督促,便松懈一些,有时看着书就伏案睡着。
若有人靠近,他自会惊醒。只不过,眼前若是晃着碧玉竹节佩,这便是丞相站在身边,还能容他再闭闭眼,醒一醒神。
公孙钤辞了丞相折返书房,推门正见陵光伏在桌上,困顿地搁下笔。他不 Y_u 扰他,只是来他身边,看他写的什么。
陵光察觉有人,先是惊弓之鸟似地直起身,见到是他,又惫懒下来, Y_u 让到一旁趴着。
公孙钤望见他方才伏案遮挡的文字,却眸光一闪,半途将人拐进自己怀中靠着,一手半揭起纸张看了看。
他又去读陵光写给丞相的文字,两相对比下,自己这张显得敷衍了事。
“为什么写给丞相的是你肺腑之言,写给我的就是抄书。”他搂着人晃了晃。
陵光睁眼正望见他腰间,碧玉浮雕竹节佩,边缘的一片竹叶是他由公孙钤手把着手御刻,其上叶纹是半片凤羽。
“你爱因循守旧、礼不可废,我自当成全。”
公孙钤笑笑。
要成全,也并不差这一纸御批,只是锦上添花倒也无妨。纸上写着:
“淮西公孙钤,淑慎温和,端谨持躬,朝堂有功,行止无咎。陵光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愿结高援,永以为好。”
-完-
第44节(1/1),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