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1/2)
作品:《为官之道》
让我也一起配合,你便连我都瞒过去了。”
---------------------
他这句话语调平平展展毫无起伏,林霖听得心头一颤,也不顾上甲胄在身,慌忙抱住陈习与,急急道:“开始我真的不知道,直到你被抓走,我急得要命,要李鑫点兵跟我去救你,李鑫才把师兄早就给他的密令交给我,我也才明白就里,为保大事不 Xi-e ,只能眼睁睁看着你被他们掳去,你道我心里好受么?要不是一直有人缀着,确认你安全无虞,我怎么会放心让你呆在沈家那个狼窝里?”
“罗大哥能拼命,你能拼命,我也一样能拼命。”陈习与低声道,“你们拿我做诱饵,我不在乎,可是,为了扳倒雍王杀一儆百,你们这个连环计里头会屈死多少人,你们算过么?”
“罗相这个连环计,当真,嘿嘿,当真算无遗策。”赵瑛被压倒在地,喘着粗气,却依旧梗着脖子死死盯着罗开,“好心机,好算计,我折在你手上心服口服,可是罗相须记得一句话,慧极必伤,杀孽太重必遭反噬!想想诸葛孔明!殷鉴不远!”
他磨了磨牙,视线扫过默默立在一边的赵宁,又回到罗开脸上,大笑:“但愿这是个扶得起的,不然罗相定重蹈五丈原之难,请罗相开恩,把我眼珠子放在城楼上,让我看看那一天。”
声音怨毒到根本不像是一个孩子能发出的。
小小年纪,死到临头,居然还能用几句话在赵宁和罗开之间埋下猜忌的种子。如果赵瑛是皇帝的儿子,以他的才智聪明,善加琢磨,其实足可胜任帝位。
蜀主托孤时对诸葛丞相说的那番话何其诛心,赵瑛拿诸葛亮和后主类比罗开和赵宁,在场都是人精,谁听不出来?
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今罗开对于赵宁而言,便差不多等于诸葛孔明与阿斗,同样位高权重,同样文韬武略无有不通,同样会是顾命大臣,同样要侍奉毫无理国经验的幼主。
只是赵宁更聪慧。
也更危险。
罗开的连环计并不仅仅涉及临清各方,还包括京里。
他将雍王栽赃给宗王的那些罪名故意拿到台面上说,如果栽赃成功,宗王必死无疑。
他故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赵宁,赵宁毕竟年幼,登时没了章法,罗开便暗示他,只要赵宁能争到储君之位,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无论如何都会饶过宗王一命。
赵宁原本无意储位,只想做个安安生生的太平王子,如今却不得不争。
他最大的阻力便是雍王世子赵瑛。
雍王为了造势,已经早早叫许多人放出风去,引导百官议论。议论的话题无非这几样。第一,养在宫里几个人谁血缘最近?雍王世子。雍王是当今的亲叔叔,他的儿子便是当今的亲堂弟,其他几个都要远一些。第二,谁地位最尊贵?雍王世子,他是雍王嫡长子,已正式受封为世子。第三,谁最年长?雍王世子,国无长君,非社稷之福。第四,谁的才能德行最佳?雍王世子,几位宗族子弟入宫读书,唯一得过夫子赞赏的只有赵瑛。
综上所述,雍王世子是毋庸置疑的最佳储君人选。
想争储位,第一件事便是先将这个人干掉。皇帝需要的继承人从来不是什么忠厚贤良之辈,尤其此番立储还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便有罗开全力辅佐,也必然招致诸多质疑,心不够狠手不够辣,根本坐不稳皇位。
赵宁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一手设计了皇帝病危,宣召自己入宫秘密立储授以密旨的假象,将莽撞的赵瑛引到枢密院严禁他人踏足的军机重地,还引得他揭破皇帝签押的一封密令。
这是死罪,可斩立决。
而且人赃并获,没有任何辩驳的余地。
赵瑛先于其父而死,被砍掉脑袋的那一瞬,还在指望着自己的父亲未来有一天能替自己报仇。
而他寄予厚望的父王,此时已穷途末路。
------------------
第49章
要攻破一座道观,法子实在太多,林霖一顿早饭没吃完,李鑫已来报最新消息,地道掘进去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在没甚么战场经验的敌人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挖几条地道一直通进去,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旦进了围墙里头,这座道观立时
第4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