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1/2)

作品:《主神想谈个恋爱[综]

    肯定是暗中拉拢不成就选择架空了。

    若是等形势更严峻些,就不是架空县令了,而是暗杀县令推自己人上位了。

    只不过这些话,马文才没好与梁山伯直说,毕竟朝廷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也是世家把持朝政又自身堕落腐朽导致的,他同样身为世家子,倒是不好说出口。

    想来梁山伯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否则也不会来贸阝城太守府求他了。

    马文才想了想,自己内心那份执念与梁山伯和祝英台有关,虽然执念是要得到祝英台,但他发现这份执念没什么判定能力,所以他只要接近梁山伯或祝英台中的一人,就能缓解那份心绞痛。如此倒也不妨试试……

    马文才对梁山伯道:“处仁,你我交情匪浅,我自然不好袖手旁观,只是插手一县内部政事实乃军中大忌,倒不如处仁你来我军中做个军师如何?”

    他想把祝英台带在身边肯定不行,那么不如把梁山伯带在身边,不仅能缓解执念带来的心绞痛,还能让梁山伯与祝英台分隔两地。

    或许也是执念影响,马文才虽然不肯遂执念所愿去娶祝英台,但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也是充满了烧烧烧的冲动。

    梁山伯面露踌躇之色,他好不容易才得了鄞县县令的官职,若是这么快就辞官去做什么军师,岂不是辜负山长的一片心意?而且他内心也觉得混迹军中还不如做个无实权的县令呢!

    马文才看梁山伯这脸色,见他迟迟不肯表态,便道:“你若是不愿也无妨,待你何时想要来军中了,只管往太守府递个信。”

    梁山伯有点尴尬的道:“文才兄,我,我只是……”

    马文才笑眯眯的道:“不必介怀,也是我如今为武官,有各种忌讳,不方便帮你插手政事,倒是劳你白跑一趟。”

    梁山伯内心未尝没有觉得马文才是不愿帮他,但听了马文才这话,也不好意思再要求马文才帮他打压鄞县豪强。毕竟马家如今可以说是靠向武官体系,确实不好插手文官政事,容易引起忌惮。

    梁山伯对马文才告辞道:“今日多谢文才兄了,鄞县中还有事要我处理,就不多留了,告辞!”

    作者有话要说:

    梁山伯,字处仁。

    倒数第二章,还剩最后一章完结。

    ☆、06-10

    第130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世家腐朽堕落,导致天下大乱, 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终于在司马氏皇室形同虚设后, 马文才率领着自己名下的军队以及马家私军揭竿而起, 正式打起了起义大军的旗帜。

    马文才虽然深知世家对天下的毒害, 但如今这个时候他还是继续拉拢世家,因为在这个底层百姓毫无晋升通道,寒门子弟依附于世家的时代,若是不拉拢世家,他所谓的起义大军纯属笑话。

    所以马文才目前对世家的态度是拉一批打一批,因为他也是出身世家,所以支持他的世家还是不少的。

    东晋皇室会沦为吉祥物, 就是因为皇权不集中, 对各地掌控弱, 导致当地世家把持权力,后面甚至到了皇权不下郡的地步。

    因此马文才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想办法将世家从他们世代扎根的地区举家搬迁到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实施得并不是很顺利,因为一个世家占据一块地盘,他们搬迁就等于放弃自己地盘上的根基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 受到的阻碍自然很大。于是他改而想办法取代世家抱团的情况。

    马文才想到了万松书院, 若是让师生同窗情谊取代家族抱团这种狭隘的关系如何?

    万松书院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世家子弟,便是曾经马文才也希望能去万松书院扩展人脉,不就是因为师生同窗这种人脉关系远比族人关系要广泛得多?

    同窗遍天下,即使他远在外地为官,也能就近寻求同窗的帮助,而家族却是长鞭莫及。这种情况下, 该选择师生同窗关系还是选择家族关系,明白人自然清楚。

    越发觉得这个想法可行的马文才开始大力扶持万松书院,以回报老师和学院的名义,让万松书院成为他的官方认定书院,甚至还时不时的亲自去书院提拔几个能力不错的学子加以重用。

    而在他马文才面前,师生同窗之间互相提拔帮助远比同族之间提拔互助更容易,渐渐的潜移默化,他麾下世家子弟就朝万松书院蜂拥而去。

    而山长也在马文才这个弟子的暗示下,不光收世家子弟,连寒门子弟也大肆招收,并且在学院里对他们一视同仁。

    马


    第17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