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1/2)

作品:《主神想谈个恋爱[综]

    浅的,自然知晓以如今梁家的状况想在梁山伯仕途上有所助益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着梁山伯娶个家世好的妻子。

    祝家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上虞县的一个大地主,当家祝老爷只是个员外,可祝家是个大家族,枝繁叶茂,人脉极广,上虞县祝家只是其中一支。

    祝员外儿子众多,但仅有一个嫡女,视若珍宝。若梁山伯能娶得祝员外的掌上明珠,日后光复梁家祖上荣光也是指日可待!

    因此梁母踌躇几日,咬牙将自己嫁入梁家时婆婆送她的祖传珍贵首饰添入了聘礼当中,又卖了近半的田地,凑了凑才准备了一份看着不错的聘礼。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三章……

    ☆、06-08

    第128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梁山伯就这样带着梁母凑起来的聘礼单子上了祝家的大门。

    上门提亲自然不可能第一次上门就带着聘礼去,梁山伯又不忍让母亲车马劳顿, 于是只好自己孤身去上虞县祝家提亲。

    他请了当地一位官媒上门, 然而梁山伯甚至都没机会将自己母亲费心准备的聘礼单子给祝员外看看。

    祝员外看向他的目光并没有嘲讽与轻蔑, 只是平淡的看着他, 语气也很平淡的问道:“你说你与我儿英台是同窗?你来自会稽?”

    梁山伯有点紧张的道:“是,伯父,学生会稽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同窗,昔日分别时,英台说为我与九小姐做媒,学生便斗胆上门提亲……”

    祝员外心里哪还不明白是自家女儿喜欢上这个梁山伯,什么九妹, 不就是祝英台本人吗?

    只是祝员外怎么想也想不到会稽有哪个梁氏家族比较有名, 再看看梁山伯身上穿着也表现, 显然不是世家子弟,只是个穷书生罢了。

    祝员外心里对梁山伯看不上,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和蔼的微笑和一家之主的风度:“贤侄与英台既是同窗,那就留下吃顿便饭罢。至于英台说的做媒一事, 我这个做父亲也不知晓, 已经与她母亲为小女选定了婚事,只能让贤侄失望了。”

    梁山伯心中遗憾,但也并不如何难过,对这桩婚事他本就是看在好兄弟祝英台的面子上答应的,实际上对那位素未谋面的祝家九小姐并无什么感觉。

    于是听祝员外说九小姐已经定了婚事,也不纠缠, 顺着祝员外的话答应了下来。

    招待梁山伯吃顿便饭的事自然不是由祝员外亲自来,而是被他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祝英台上头有八个哥哥,此次被祝员外派来招待梁山伯的是她的六哥与七哥。

    <<<<<<<<<<<<<<<

    因为祝员外的八子中前五子各有事业忙碌不已,唯有六子七子和八子在家,偏偏祝英台去书院求学是冒充祝家八公子的身份,因此在梁山伯面前祝英台的八哥自然不好出现。

    剩下祝英台六哥七哥来招待梁山伯,但只想着一顿饭打发走梁山伯的祝员外却是没想到自己这两个儿子早已被祝英台哀求撒娇着收买了。

    祝员外刚一离开,梁山伯就被引着去了祝家一楼台,而身穿红妆美丽动人的祝英台正等在那儿。

    此时风气较为开放,对男女之别并没有严重到男女不得私下相见的地步。

    所以梁山伯看到楼台有女子等候,也没避开,还问道:“这位姑娘,在下是来寻同窗好友祝英台的,不知这位姑娘……”

    梁山伯走近后便看到了楼台中姑娘的面容,顿时一惊:“你,你是九……”

    祝英台微微一笑,脸颊泛红:“山伯,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梁山伯本以为这位女子是祝英台的同胞九妹,思及之前离别时祝英台曾说家中九妹与自己酷似,他以为这个“酷似”是指长相 xi_ng 情有些相似,不曾想竟是长得一模一样,以为这位九小姐是祝英台的龙凤胎妹妹。

    结果梁山伯还没喊出“九小姐”时,这位姑娘就说话了,而且那说话的内容与说话声音都让梁山伯震惊不已:“英台?”

    祝英台缓缓走到梁山伯的面前,笑颜熟悉:“是我,山伯,我是祝英台!”

    梁山伯还有些怔怔的,祝英台看他这傻样,解释道:“我当初女扮男装去书院求学,只能冒充我八哥的身份。与山伯你的结识,也令我很欢喜。当日分别之际,英台多番暗示,你却是个榆木疙瘩,我只好谎称家中有九妹……”

    梁山伯震惊归震惊,但祝英台都表明了心意,他缓过神来后,心情


    第17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