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1/2)

作品:《浮生劫(八阿哥还魂)+番外

    于是小飞鼓起勇气,终于去了趟清风馆,点了一个面目还算书生气的侍儿作陪。

    当晚他是灰头土脸逃出清风馆的。不过是坦诚相待就让他开始胃部不适,再往下动作时,几乎可以算得上是酷刑。

    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飞迷惑不解,可惜已经没有人能为他做答。因为他早已身在广东,有了王府的背后支持,几年经营下来,俨然一名地道商人。连他自己都快忘了曾经刻苦学艺一心反清复仇的事情。

    有时他觉得不可思议,若是自己此番行状被兄弟会的人看见,只怕会一剑刺来,并破口大骂为何他会成为满清走狗吧?

    可是看着百姓们汲汲营营早出晚归,赚着丰厚的银子乐呵呵的回家睡热炕头,他也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小飞每月都会有一封两封密信与京城往来,有时是写在夹层中托商队转送,有时是信鸽来往,总之让人无规律可循。

    但是新帝登基不到一年,不知从哪日开始,京城送来的书信断了。

    于振飞耐心等了一个月,并没有听见水患或是道路被冲毁的消息,那么定然是京城出了事。

    他身在广州几年,心底却从未忘记自己初来时的目的。既然那人是为了在粤海关留下一条通道,也许他早已料到自己会有出事的一日?

    于振飞坐不住了,他想起那个人虽然权势在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机深沉素有急智,但却手无缚鸡之力,随便哪个都能制住他。如果真是皇帝对他起了猜忌之心,要关起来下手,他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是以于振飞连夜召来管事嘱咐铺子里的事情,又说山西有一批货要谈,他需即刻动身北上,快则半月慢则一两个月便回来。

    于振飞到达京城之时,已经熟知廉亲王府发生的事情,至少是表面上大家知道的事情。

    皇帝果真猜忌王爷,借着睿郡王在广州与洋人商谈的事情趁机打压,夺了差事也将人禁闭府中思过。

    于振飞幼时也看过《史记》、《汉书》,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若是原来他还能嘲笑一下满清鞑子自相残杀、狡猾诡诈,但如今事关那个人,他也没了心思胡思乱想。

    一连蹲守了三日,于振飞发觉廉亲王府每日都有皇帝的内侍上门,但却没有大内兵丁把守,看来只是软禁而非明圈。

    这倒是便宜了他。

    内家功夫他还没忘,第四日晚上他终于避过王府守卫, m-o 到主院书房。

    “……小飞?”胤禩在书房里看书看得久了,视力有些模糊,看见眼前陡然出现的人很是不确定。

    “八爷还记得属下?”于振飞的反应居然有些生硬,面前的人差点儿不记得自己了?

    胤禩长身而起,笑道:“自然记得,你可不是爷的属下,莫要自轻了去。这个时候你不是该在广州?听说那里囤积物价民怨沸腾。”

    于振飞看这人自然而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先前那点不快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来,坐。”胤禩指了桌前一方椅子:“这两个月府里事务忙,也未来得及书信知会,倒让你担心了。”

    于振飞只想说:这都不是重点好不好?

    只是胤禩又道:“你一路上京我自是欢喜,但京城情势不明,你这次不能久留。在我这里歇一晚,明日天不亮还是启程回去。客房收拾起来会惊动旁人,你不嫌委屈就在在书房里歪一歪罢。”

    于振飞也不反驳他,只问道:“那王爷?”

    胤禩道:“我习惯晚睡了,不睡也无碍。你若不习惯,我去后院也可。”说罢就要放下书起身。

    “王爷莫急。”于振飞忙起身拦住胤禩:“我有话要说。”

    胤禩心里明白大半他要说什么,因此也就顺势坐下,静候他开口相问。

    于振飞吸了一口气,道:“王爷可是被皇帝软禁?”其实他方才与胤禩直面而立,鼻尖都是这人松竹纸墨的味道,触手可及的距离让他将这个人看得更清,他很想问一句:是不是皇帝折磨你?你怎么瘦成这样?

    但他理智尚存,王爷虽不把他当做下人,但也至多是个门人,连朋友都算不上。他们之间,远远不是能相互探问的关系。

    胤禩没有察觉小飞的恍惚,他只平静地摇头道:“并非如此。睿郡王是我推荐的,自然要受些牵连。前阵子诸事繁忙,如今歇一歇也不是坏事。”

    于振飞又不合时宜地想起那晃白的身体,和眉睫颤动的神情,顿时有些尴


    第24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