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节(1/2)
作品:《染指河山》
是热闹了一回,风染的兴致也很好,还喝了几杯酒。
大约酒喝得有些过量,次日,风染的神色恹恹的,懒怠动弹,便在容苑里煨在床上,看了些闲书,又跟郑国泰说了些闲话,到晚间风贺响响来请安时,风染已经早早歇下了。风贺响响便不好打扰父亲,也就回宫去了,竟没见上面,没说上话。
十七日早间,小远和郑国泰看风染都过了辰时,还不召唤他们进去服侍起床,便进去看望。不想,几呼不应,上前一 m-o ,风染安详地静卧在床上,竟然已经心停气绝了。两人大惊,一方面遣人进宫通禀皇帝,一方面急召太医。
太医来得极快,只简单检视了一下,便知道已经没救了。太医看风染身体犹存余温,尚且柔软,推测应当是在天亮时分卯时离世。太医又宽解道:风将军睡姿安详,当是在睡梦之中离世,未受苦楚。这种情况,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乃是一桩白喜。
史记:开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时,逊武威帝寿终正寝,驾崩于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风贺响响正在上朝,听到消息,立即下旨休朝,奔赴皇夫府,在容苑里,不顾皇帝的风仪,抚尸大哭。随后,一边哭着,一边跟郑国泰一起,趁着风染身体尚且柔软,亲自为风染擦洗身体,更换殓衣,移至皇夫府正堂停灵,以尽人子之孝。
更换殓衣了,风贺响响在风染的贴身亵衣里,发现了一方陈旧的巾子。像这么陈旧的巾子,照风染的 xi_ng 子,早就要扔了,这么贴身收藏着,显是极要紧的物事。
风贺响响展开来,只见旧巾上,当中用朱墨题着八个大字:“如朕亲临,悉听号令。”八字底下又题了一行小字:“成德手书,见字如晤,不得有违。”
对这方巾子,风贺响响并不陌生。当年,贺月在七星岗遇袭,传回死耗,索云国朝堂九国争位,血溅隆安门,风染便是凭着这方巾子,在国家即将四分五裂的危急关头,力挫各方势力,登上皇位,并改国号为“凤”,不负贺月重托,保住了国家的统一,保住了贺月的心血。
郑国泰低声禀道:“风叔说……这巾子,将来,他要带走的。”
是贺月,给了风染无保留的信任,把自己的江山交托于风染,才使得风染,在摆脱了男宠身份之后,又愿意以臣子的身份,重新回到贺月身边,愿意尽心竭力辅佐贺月,实现他们共同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收天下成大同,为万世开太平”的盛世目标。这方巾子代表着贺月对风染没有保留的信任,奠定了他们彼此携手并肩,相扶相持,相守一生的基础。
交出自己,赢得彼此。
在清点风染遗物中,郑国泰递给风贺响响一个暗红的锦囊,说是在风染枕下看见的。这样的锦囊,郑国泰前不久在风染交待风贺响响把那玉匣陪葬给成德帝时,他在那玉匣里看见过一个相似的。
其实,风贺响响也只看见那玉匣里放着一个卷轴,一个陈旧的暗红锦囊,还有一本贺月写给风染的奏折。风贺响响只看了那本奏折,没有看过卷轴,也没看过锦囊。
当下,风贺响响便把暗红锦囊打开,里面是两缕夹杂着几根银丝的鬓发编结而成的发辫。风贺响响和郑国泰都认得这发辫:那是贺月迎娶风染时,在一众亲友的见证下,行结发之礼,编织的同心发结。
风贺响响把同心发结又装回暗红锦囊里,便打定主意,要把这同心发结和那方巾子,都陪葬给父亲。只是父亲直到离世,也没有说过要跟父皇并棺合葬,他只能深深叹了一口气,知道父皇想跟父亲并棺合葬,再续来世情缘的愿望要落空了。
郑国泰看风贺响响长叹,却是个通透之人,禀道:“陛下,风叔跟臣闲聊时,曾跟臣说过,要跟先帝并棺合葬。”
“真的?”风贺响响固然愿意完成他父皇的遗愿,可他也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贺月也有遗言在先,是否并棺合葬,要看风染的意愿,不能强求,不能强加。
郑国泰道:“自然真的,臣不敢诓骗陛下。那日,风叔散朝,从宫里回来,跟臣说起朝堂上的事,指点臣该如何帮助陛下处理朝中派系纷争,逐个评点了朝中各方势力的优劣强弱……说完这些,风叔长叹说,若先帝还在,就好了。然后风叔跟臣说,先帝待他,情深爱重,生死如一,他愿意跟先帝再续来世情缘,换他来守卫庇护先帝一生平安。”这话虽然没有明说要并棺合葬,但风染表示愿意跟先帝再续来世情缘,自然要先并棺合葬,才能再续来世情缘。
作为凤国的开国之帝,风染的丧事规格一切
第58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