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1/2)
作品:《曾是惊鸿照影来+番外》
经么?”
“不是没想过,”我对他知道之多早已见惯不惊,当初自己拿到这卷书时,想必他一略知端倪了。“里面虽然只是养气修身之法,却也博大精深,令人有无边浩淼之感,心经心经,本就以心为主,可惜世人一直以为是武功秘籍,可以称霸天下的法宝,纵使将它公诸于世,多半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焚书祭灵是雅事,可惜了好好一卷诗。”彼时两人已坐在往北庭都城苍澜的船头上,身旁摆上一盘清蒸水鱼,一瓮竹叶青,笑对着身下滔滔江水,便是人间无上乐事了。
我指指脑袋笑道:“诗都在这里了,主人本不 Y_u 将它示之于人,是我做了雅盗,理应归还,可惜晚生了两百年,当以未能一睹楚梦归真颜为平生一憾。”
“你若早生两百年,现在的慕容商清又该怎么办?”
两人喝得兴起,便自背倚作一处,径自调侃下去。
“自然是掌天下权,卧美人膝。”
慕容大笑。“天下权,美人膝虽好,我只拣最重要的,还是秦惊鸿身边最舒服。”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虽短犹长,若能得一人对望而笑,尽在不言之中,何处不是仙境?
许多年后,那人说,初遇时,秦惊鸿三个字曾让那时浅笑如玉,却还疏离若云的他想起两句诗。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往事不必深究,昨日种种,皆成黄花,江湖偌大,逍遥随你。
惊鸿一瞥,拈花一笑,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
史载,北庭熙宁三十九年,皇太子昭羽坐镇中路,亲率北军二十万南下,年逾,即生擒南朝剡帝于宛京。南朝亡。中原遂为北庭一统,改国号昭,年号太宁,史为太宁元年。北塞为十二府所据,未几,亦称帝,国号樗,国主白翊,此后为中原相持廿年之根也,至大昭二十年,即睿帝昭羽之雍和十三年,方一举定下北塞疆土。天下大统。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淡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鼓青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看这世间,谁共我,笑无常。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后记:
终于完成自己的第一个超长篇,回头翻了一下在露开始写的时间,不觉已过了一年多,放下笔,如释重负,而又怅然若失,一个故事写得久了,好象连里面的人物也有了生命一般。在决定第二部重写时,幸得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包括好友连尹千寻,老婆zuowei,牦牛,小桃花等等,无法一一列出,但镜子已将你们可爱的名字都记在心中,在这里拥抱并感谢~由于故事篇幅很长,情节繁琐,加上本人文墨所限,难免硬伤不少,衔接也有不合逻辑的矛盾之处,实在惭愧~无论如何,总算填完了,在此撒一把花,旧坑不去,新坑不来惊鸿的番外外传等等,都会一一奉上。
另,许多人都喜欢封雪淮,要求写关于他的故事,正传毕竟还是以惊鸿为主,加上小封孤高的 Xi_ng 子,得不到的又何必徒增伤感,他做不来那种杀风景的事,所以我在最后几章,只略略提了一下,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他的故事的。
曾经构思过让惊鸿和慕容生离死别,又或者分开数十年再相见,但深恐被鸡蛋砸死,还是作罢,人的一生不是只用来蹉跎和怀旧,而是用来追求心中所好的,是不?笑~
番外《初晴》
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玉簪秋水,纱卷碧烟,浅笑盈盈处,丽色譬花丛。
江南第一美人出嫁,自是热闹非凡,似乎连带着整个江南也沸腾起来。那新娘子的娘家自是不差, Y_u 下嫁的夫家也非凡品。武林四大家族结姻其二,稍稍平衡的势力不知又要暗生什么波澜,然而这一点也不妨碍人们看热闹的心情。震天的锣鼓带着一条长长的送亲队伍,花轿被簇拥在中间。红帘随着轿夫的步伐不时轻晃几下,露出半丝绣衣彩凤的惊鸿一瞥,已足够令观者心荡神驰了。江南第一美人,想必是很美的吧,皇帝的妃子,应该也不过如此。
在媒婆的搀扶下拜了天地,四周俱是陌生的喧哗谈笑,劝酒嬉闹。厚厚的盖头笼住了颤微微的金步摇,也掩住了新娘子的容颜,徒留下那娴雅的仪态和轻盈的步履让众人羡慕着新郎倌的好运。那个与她一起对拜的人长
第10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