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1/2)
作品:《云泥+番外》
是 Xi_ng 情冲淡温和,正合琴诣。
琴有“五不弹”,操琴之前需要琴与心融合,第一便是疾风甚雨环境嘈杂则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疾风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平气和,有伤琴心。我此刻此地要他弹琴,却是有意为难他。
允让却毫不犹豫地点头而笑,真个叫金翎卫去取琴。
金翎卫何等轻功,不久,琴已取来,允让取来放置膝上,随手拨了两声,琴弦嗡嗡,音色松透明亮。
古时琴家操琴,往往置琴于膝上,难免有琴的放置不稳固的问题,是故时人操琴,多用琴桌。允让却是小时候便形成的习惯,只喜欢置琴于膝上。他内功深湛,倒也不惧琴放不稳。
我托起腮帮子,笑盈盈看着他俊逸无双的姿容,举起手指提要求:“歌里面要有美人……嗯,还要有酒!”
不能喝,听听也好。
允让笑而不答,略一沉思,拨动琴弦,漫声而歌,乃是一支双调的《南歌子》:
“云淡失白雁,风清乱彩霞。萧萧日色落黄沙。谁泣断肠清曲在天涯?
漫舞飞竹叶,长歌落梅花。红颜痴态酒作茶,且行且醉忘年华……”
果真有美人有酒。
歌声清越宛转,曲词潇洒温润,琴声铮铮,在水天一色中缓缓波动开去,竟似暂时盖住了黄河水咆哮之声。
曲音杳杳而渺,众人皆醉。
我回过神来,大摇其头:“词不好,不好!”
允让两手托腮,趴在琴上笑:“我作的词唉!你怎么就不能说两句好话来听听?”
“小心!”我一把将琴抢救过来,训斥他:“哪有你这么糟蹋琴的?这琴,值几百两银子呢……”
允让皱眉:“小气鬼!你倒说说,要什么样的词才叫好?”
“听着!”我 M-o 着琴,清了清嗓子,按他方才《南歌子》最后两句的调子信手弹来:
“佛前求得今世逢,痴醉此心与君同……”
允让动容,直起身来望着我,却听我反反复复摇头晃脑都在唱这一句,琴曲也弹得不成音调,不由笑了起来:“怎么都是这一句?”
我停手一笑:“有这一句便够了。”
允让眼神一深,便握住了我的手。却听竹林那边有人喃喃说道:“痴醉此心与君同,痴醉此心与君同……不错,若能有这一句,便够了……”
28
我倏然抬首望去。
竹林那边,一双漂亮的桃花眼怔怔地看着我。
是梦吗?
他怎么会在这里?
却见一个陌生俊朗少年抢步上前,深施一礼,笑道:“在下韩琦,在此种竹植梅为戏,偶得两位佳客,实乃不胜之喜!”将手向秦枫一比,笑道:“这位是西夏来的远客,我们正要去北池参加汴梁琴会。两位亦是雅人,何不同行前往,以乐会友?”
他说话间,两眼只是瞄我。韩琦?好熟的名字。
我想到一个人。
韩琦,字雉圭,相州安阳人, Xi_ng 坚毅,善谋略,任右司谏时,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闻名朝野。
原来是这么个俊朗少年。允让平日深居简出,凡政务暗中把持,想是韩琦年轻,竟不识得他。
允让微笑着望我,要看我的意思。我心中一动,拱手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北池便在黄河南不远处,绿树成荫,花草满圃,湖水清澈,小舟荡漾,景色宜人,与黄河岸边相比又是另一番风景。
琴会早已开始。韩琦粘在我们身边,不停解说,热情周至,倒把秦枫挤到了一边。
盛情难却。我一一细看过去,但见“九霄环佩”,“春雷”、“枯木龙吟”,“大圣遗音”,
“飞泉”、“独幽”,“一池波”,“冥王”,“松风清节”,“秋籁”……有唐一代的名琴,竟汇集了个八九不离十。更有当代名琴:“混沌材”、“玉壶冰”、“海月清晖”,“鹤唳清宵”、“洒尘”、“潇湘夜雨”、“铁鹤舞”……令人目不暇接。
汴梁不愧是天下繁华地。这多名琴现世,若是当年教我们琴的老夫子看到,怕是会流着泪爬过去。
允让兴致勃勃,绕着那台唐代名琴“春雷”左右细看。他是精于琴艺之人,感受自然不同。
除了名琴,还有一些瑟、筝、琵琶名品。“断云孤雁”,“秦歌”,“武林”,“龙回首”,“杜宇魂”……或肃杀或旖旎,另有一番风情。琵琶
第2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