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2)

作品:《[胤煜]春水绕汴城+番外

    开口道:“等你亲口说喜欢我,等你不再害怕我,不再疑心我的时候。”

    “官家,您要求得太多了。”李煜有气无力道。

    “不多。”赵匡胤轻嗅着他发丝,道,“一件一件,慢慢来。”

    作者有话要说:

    天使们,求一波收藏评论呀~

    第41章 第16章

    “德芳,往后钟寓就是你的伴读了。虽为伴读,可他却长你一岁,你当以兄事之。”

    太学门外,赵匡胤正召了两位皇子并李仲寓三人,不怒自威道。

    李仲寓听完大惊,刚要说话,就被赵匡胤阻止了。

    李仲寓只得兀自惊惶着,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赵德芳看了看他父亲,又看了看李仲寓,一双晶莹的黑眸滴溜溜地转着,满是疑惑不解,他顿了顿,方才作揖道:“儿臣遵旨。”

    说罢,他转身正对着李仲寓,作了个揖后脆生生的叫道:“钟寓哥哥。”

    李仲寓忙回礼道:“臣不敢,殿下千金贵体,臣实在当不起殿下如此称呼。”

    赵德芳直起身,道:“君无戏言,一言即九鼎。父皇既已下令,我便当以礼相待,认你做兄长,钟寓哥哥也应谨遵圣令,承此厚待。”

    赵德芳这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倒也的确有几分皇子的气度,赵匡胤听完不由得欣 we_i 地笑了笑,又威严道:“不错,朕说你当得起,你自然就当得起。”

    李仲寓年近二十,该懂的早就懂了,哪里能不明白赵匡胤此番安排的缘由与目的,然而他毕竟年幼,又几遭坎坷,此时满心的惴惴不安,只好咬牙糊涂应道:“罪臣承蒙圣上如此大恩,不胜感激,今后自当好生侍奉德芳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赵匡胤满意点头,又道:“德昭比你大上许多,让你叫他声兄长,不过分吧?”

    李仲寓又道不敢,“德昭殿下乃陛下长子,身份尊贵,臣岂敢逾矩?”

    赵匡胤皱眉,“怎么,朕的皇子都叫了你一声哥哥,如今让你叫个哥哥,你倒不愿了?”

    “臣并非不愿,只是惶恐至极。”李仲寓忙叩首解释道。

    “没什么可惶恐的。”赵匡胤淡淡道。

    李仲寓看赵匡胤丝毫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对赵德昭拱手道:“兄长。”

    赵德昭忙将他扶起了,“钟寓不必如此客气,往后你我即为兄弟,不必拘谨的。”

    “谢兄长。”李仲寓道。

    赵匡胤点头,他们初次见面,能达到如此程度也就够了,日后朝夕相处,自然会相互熟络,当下他也不再为难什么,嘱咐了三人几句要好好读书,便摆驾离开了。

    ……

    三更半夜,万岁殿仍然灯火通明。

    大宋开国数十载,百姓安居乐业,京都繁华似锦,边境安定,四海臣服,靠的不仅仅是句空泛的贤德圣明。

    赵匡胤揉了揉眉心,处理了一天的繁杂政务,此刻正是头晕眼花,他端了桌案上备好的浓茶几口喝下,闭目开始养神。

    等歇了一会儿缓得差不多了,才又开始凝眉看起了奏折。

    北伐事关重大,幽燕之地他又早已计划多年,丝毫马虎不得,此番部署事宜,皆需由他亲自过目后再行决定,有不合事宜的,当即打回去让大臣们重新安排,这几日朝堂上的政务不知比平常繁忙了几倍,以至于已过子时天子仍旧尚未歇息。

    李煜过来的时候,赵匡胤正全神贯注地批着奏折,全然没有察觉。

    等到他好不容易看完一份,抬头揉着酸痛的脖颈时,才发觉李煜不知何时站到了他的面前。

    “唔……阿煜怎么来了?”赵匡胤边揉脖子边道。

    “来看看我们的好官家,是否打算今夜在椅子上睡。”李煜打趣道。

    赵匡胤哑然失笑,摆了摆手让内侍们下去,才道:“我还得等一会儿,阿煜先歇息吧。”

    李煜抿唇不语,搬了个圆凳坐在了他身边。

    “坐那里干什么?”赵匡胤噙着笑,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道,“坐过来。”

    李煜默了一会儿,才起身坐到了他身边。

    坐榻宽大,两个人坐也丝毫不觉得挤,赵匡胤掰过他的头,让他靠在自己肩上,给他找了个相对舒服点的姿势,才又开始看奏折。

    李煜本就困乏,看赵匡胤一直不来才勉强打起精神过来寻人,此刻枕着人宽厚的肩膀,困意阵阵袭来,不一会儿就


    第4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